我想造的是一座园林

我想造的是一座园林

又一次谈到哲学入门的话题。许多哲学老师都强调要“立乎大”、“起点高”,无论是哲学的、逻辑的、宗教的都有这种倾向:对新生的教学就是想着要培养学术专业人才似的,于是就有去年哲导要我们上来就读纯批、逻辑课上来就教很深的数理逻辑,而忽视了兴趣的培养。就像是给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看微积分、线性代数,除了吓唬小朋友没有别的好处,当然这些东西都是极其重要的,即便是初学者也应该要认识到学术的庄严和深厚性,但无论如何都更应当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是更理想的。

想到我自己的问题,之前半开玩笑地提过一句类似不要当“专家”,要做就做大师的话,其实我的侧重点是想说我不希望做“专家”,并不是说我狂妄到以为自己能当上大师了。

赵敦华老师的学术我不算很仰慕,但他说过的一句话倒是令我心感共鸣——在“道德与哲学新论系列文丛”的总序里他说道:“至于我本人,也在做跨学科研究的努力,虽然被别人称为专家,但我自知只是思想世界中的一个漂泊者而已。”赵老师表述得比我好多了,呵呵,那么我想做的,也是这样一个“漂泊者”吧。

我现在作为入门者,我看的书太泛了,兴趣太泛了,除了哲学的N大二级学科都不肯放以外,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等等都想涉猎,以至于没有办法在某个领域中打下足够坚实和深入的基础。比起一些扎扎实实打底子的同学而言,我的地基太薄了!他们将来路子走得对,可以建造出一座座摩天大楼,在他们的领域中取得深刻的建树,(当然如果路子走偏要么造塌、要么造成一座烟囱,也是可能),而我现在的学习方式,注定我不可能造一座大厦。当然,我就是没有想过要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不适合我的兴趣,我只有一层薄薄的地基,但我要使我的地尽可能宽、尽可能泛、留给我一片足够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我的目的不是把楼搭得越高越好。我想造的,是一座园林!一座把风格各异、气质各异、来源各异的奇花异草、亭台楼榭,安排得错落有致、井井有条,形成一个充满灵性,令人陶醉于其间、让天、地、人相融融的那样一个整体——不求深、不求高,只求和睦与融洽。

最新评论

栖凰
2005-12-01 20:17:06 [回复]
不羡慕参天大树,只求能成为一片安静但却生机勃勃的草坪也不错。努力吧,兄弟!


2005-12-02 00:00:02 [回复]
呵呵,这是一份为自己方法论的辩护词。我现在的感觉,真正的路子走的怎样与个人的气质相关,其中所面临到的问题,例如宽或窄,深与博的问题到一定时候自然会在自己的阅读与思考的处境中凸显出来,用不着这么早表态,西西。

古雴:我说的就是我个人的气质啊,我的气质就不是参天古木或高山险峰,而是安静的一片湖水或者芳草地,我的追求也就是围着小湖、顺着那自然的水与地势,建起一座与人与环境和谐的园林而已,其实园林也不需建得多么广大,但园林一定是丰富的、多样的、包容的、融洽的……这些就是我对“自己方法论”的阐释吧。

小虫
2005-12-04 15:12:38 [回复]
自我气质也是一个不断发现与塑造的过程。反正大家都好好努力就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