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约翰·希克:《理性与信仰——宗教多元论诸问题》,陈志平王志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第15~16页 P14
宗教语言用神话图式表达我们对神的理解,这些图式具有属人的特性,并受到文化的制约,这是一种事实,这一事实向某些人显示了下述可能性:在描绘神性实在的问题上,各大宗教传统的不同神话体系与其说是相互竞争的,不如说是相互补充的。
然而,在这样一种神学工作中,存在着某种真正内在的问题或张力。宗教生活主要是依据象征和神话来实践的。永恒的上帝之子降临我们人世,他由童贞女所生,为赎我们的罪在十字架上痛苦地死去,又荣耀地升入天国;这则神话具有某种想像力上的同一性,以及情感和道德的震撼力,许多世纪以来已深深地影响了亿万人民。我们可以脱去神话的外衣,把耶稣说成一个人,他向上帝彻底地敞开,向人们揭示神性的存在,把神的旨意引入人们的生活,由此拯救人类,在人类历史中确立起一种新的拯救方式,即以《圣经》和教会为中介成为耶稣的门徒。这样一种非神话的基督教具有以下优点:它与耶稣本人的宗教教义和影响保持了连续性;它具有历史上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它符合真正的宗教多元论。但另一方面也有其缺点:它并不真正需要并由此确认魔力和奥秘,以及圣诞节和复活节上的鲜明色彩、温暖感和深层的神秘共鸣,而这些东西对于大多数基督徒而言,是其宗教生活中极具想象力和情感的。耶稣在世时,或者退一步讲,在他的门徒当中任何一位圣徒在世时,人们直接意识到上帝以及当下运行着的神的意志,因而不需要用一套神话来支持他们的信仰。但是,为所有人的生活提供意义框架的基督教,作为一个连续的社会实体确实需要一套神话。除非有一套新神话,否则旧神话就会延续下去。同时,我们不得不生活在某种张力之中,有时这是一种痛苦的张力,一个人惟有放弃其中一端才能避免这种张力。他可以放弃教会生活以及与这种生活如影随形的礼拜仪式、节日庆典和赞美诗,然而它们表达了传统的神话,事实上已成为他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或者他可以放弃明显的理性要求以及我们对甚至临在与活动的普遍意识,这种理性要求和普遍意识都超越了我们自身特有的神话。但就我而言,我不愿放弃任何一端,我宁愿继续生活在这种张力之中,期待着上帝的恩典与启示。////——这段话非常重要。这里希克简练地陈述了他的基督论,也明确地阐述了他的宗教多元论将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我正好在前些日子也提到了:也就是哲学家的宗教与民众的宗教、理性的宗教与神秘的宗教、纯洁的宗教与“魔鬼”的宗教之间的持存的张力。
第28~29页 P26
我认为,维特根斯坦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用以经验环境的方式依赖于我们所运用的概念系统,并且根据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在我们的语言中代代相传。因而,对于他有时所称的语言游戏。或者(我更喜欢称)文化来说,经验方式具有相对性。这有助于解释宗教“经验为”的方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不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多种形式,我们称为不同的宗教。在一个有神论传统中,如果假定了上帝这一概念,即作为人格的终极之实在和奥秘的概念,又假定了灵修方式,那么他或她很可能把生活经验为生活在不可见的上帝的临在之中,把周围的世界经验为上帝的创造物,把道德要求经验为神命。这样的人可能是犹太教徒、基督徒、穆斯林、锡克教徒或者有神论的印度教徒。但如果假定了某个非常不同的梵的概念,或者法、空、道的概念,即终极实在和奥秘作为非人格的基础或生存过程的概念,又假定了非有神论传统中的灵修方式,那么这样的宗教徒很可能把生活经验为最终导致觉悟与认识实在的羯磨过程。这样的人可能是持不二论的印度教徒、上座部佛教徒或者大乘佛教徒。因而,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基督徒、佛教徒、犹太教徒、穆斯林以及印度教徒对身生者的知觉迥然相异,原因就在于他们使用着一套套不同的宗教概念,根据这些概念他们就能以特征各异的方式去经验。这当然是对情景的中性描述。一方面,全部经验可能都不正确,而只是投射在宇宙中的不同幻象;另一方面,每一种宗教都可能对超出人类概念的无限的神性实在作出回应。而人类又能够以这些迷人的不同方式思考和经验这个神性实在。////——这段话表达了希克的宗教认识论观点。他借用了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以及康德的不可知论),指出人类不可能直接认识到实在本身,对实在的经验都是透过不同的、文化的、属人的概念框架而获得的,因此人们才会对同一个终极实在作出截然不同的回应。这种视角主义的认识论也是我所赞赏的。不过这里仍是有一些难题的,特别是对于所谓有神论宗教与非有神论宗教之间的“撮合”,怎么看都觉得有些牵强……
第40页 P35
就一个人愿意接受和回应上帝,以致上帝能够在这个人身上或通过这个人起作用而言,我们可以说上帝的救赎活动体现在人类生活之中。这种“恩典之悖论”——当圣保罗说:“这原不是我,乃是上帝的恩典与我同在”(《哥林多前书》15:10)时,他表达了这一悖论——或者上帝的圣灵之启示在耶稣身上达到了惊人的地步。然而,这种悖论或启示并不局限于耶稣的生活。在所有那些自由地回应上帝的人身上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就是希克所支持的所谓“程度基督论”(degree
Christology),这个主张说白了就是“每个信徒都是一定程度上的基督”。
第41页 P36
从哲学上讲,多元论就是这样一种观点,即世界各大信仰从造就人的几种主要文化方式体现了对实在者或终极者的不同知觉、概念以及相应不同的回应;在世界各大信仰中,明显发生了人类生存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的转变——就人的观察而言,几乎在同等程度上发生了。因此,可以把各大宗教传统看作可供选择的救赎论的“空间”或“道路”,在这些“空间”里或沿着这些“道路”,人人都能获得拯救/解脱/觉悟/圆满。////——这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多元主义,即不是容忍而是欢迎多样性——不同的宗教被看作是相互补充的。但问题是,这些不同“道路”所指引的方向往往是不相容的,它们提供的价值观和希冀经常是有矛盾的,我们如何能认定这些方向迥异的道路最终将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第42页 P37
多元论的假设是通过归纳获得的。我们是以这样的事实为出发点的,即许多人对生活的体验都与无限伟大的超然实在相关联——无论它超越的方向是在我们当下生存之外还是在当下生存的隐秘处。
第44页 P39
各大宗教传统都肯定,除了我们人类日常经验到的社会和自然界之外,还有一个在我们之外或在我们之内的无限伟大而崇高的实在。我们最高的善与“它”或“他”有关。////——这个归纳是可疑的。但这个运用归纳的思路很有创见。
第51页 P44
有许多论题我在本章中都没有篇幅予以阐述。我谈到了“世界各大传统”;然而其他较小的传统,包括今天在我们周围涌现出来的许多新宗教运动,情况又怎样呢?还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些巨大的世俗信仰。情况又怎样呢?再有,我论述了作为人类生存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转变的拯救/解脱;但这种转变在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情况又怎样呢?任何一种完整的宗教多元论哲学都必须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但我希望我在本章所论述的已经足以预示这一总体立场可能所包含的丰硕成果,而史密斯的工作队这一立场已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我的视角又与希克相接近了:我也认为可能也应该借用比较宗教学的视角来考察宗教与各种世俗信仰(包括科学)的关系。但我还没有看到希克在哪个篇幅宽裕的地方进一步展开讨论,也还不知道传说中的史密斯是哪一位……
第56页 P49 世界各大宗教传统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肯定自身的独特优越性。从心理学上讲,这很可能仅仅是一种自尊的需要。
第123页 P107
对人类的经验而言,用康德的话说,现象世界就是本质世界。////——这是康德的话吗……?意思大概差不多,不过康德哲学毕竟还不是现象学,似乎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第124页 P106
……如果仅仅能够以各种不完善的、文化上受限制的方式来认识终极的神性实在,那么我们依据什么理由宣称在这些不同的宗教现象背后有一个无法经验的神性本体呢?答案在于我们假定本体就在对基本信念的肯定之中,这一信念就是:宗教经验本身不是我们虚幻的想像投射。宗教经验不仅仅由人的因素引起,也有超越的实在对人的影响。这一信念导致了有关终极的神性本体的理论,而人类则认为这一神性本体就是一系列的神性现象。////——这个论证很好,不过,似乎某些偏向“唯理论”的宗教主张会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宗教经验”,神的存在不可能被经验到,而只能被纯理性推想到,这又怎么说呢。
第130~131页 P111-112
末世论证实的主要思想是:有关宇宙以及有关人的生命延续的有神论观念,能够得到经验证实。尽管依据基督教,要证实的情境在于上帝为我们确立的超越今生之目的的最终实现。在进行更明确的阐述之前,请允许我再次重复一则我曾用来体现这一基本观念的寓言。
两个人在一条路上结伴而行。其中一位相信这条路通向天城,另一位则认为它哪里也到不了;但由于只有这么一条路,两人都必须顺着它走。谁也不曾走过这条路,因此谁也无法说出他们在下一个拐角会遇到什么。旅途中,他们既有快乐怡适,也有艰难困苦。两人之中,一位始终认为她的旅行是通向天城的朝圣之路,因而把旅途中的快乐理解为鼓励,把重重艰险视为对她意志力的考验和忍耐力的训练。她认为这些艰难险阻是天城之主预备好的,以便让她在最终到达天城时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另一位则根本不信这一套,他把这趟旅行看作一趟非走不可又毫无目标的漫游。由于他在此事上毫无选择,因此只能享其乐忍其苦。但在他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将要抵达的天城,也不曾有规划其旅途的包含一切的旨意;惟有此路本身及路途中依天气好坏而定的侥幸。
两人在行途期间的争论,并不是实验性的问题。他们不是对途中即将面临的情况,而是对终点有着不同的期待。然而,当他们转过最后一个拐角,孰是孰非终将一清二楚。因此,虽然两人间的争论还无法依据实验解决,但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真实的问题。他们不知是对路途有着不同的感觉;因为一个人的感受与事件的实际状况相符合,而另一位的感受则不然。他们对路途的相反解释构成了真正互相竞争的断言,尽管这类断言都有其独特性,即其地位还要靠未来一项决定性事件回溯过来加以保证。////——这个寓言颇具启发性,它同时也能比喻我关于宗教是提供希望的这一说法。
第141页 P119
……天国没有无神论者。如果所有人终将毫无例外地获得完全的上帝意识这一神学观是正确的,那么天国没有无神论者的原因将是最终没有无神论者:每个原本持无神论的人在走向天国的途中会成为有神论者。另一方面,如果这种普救论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天国没有无神论者的原因就在于:只要一个人仍旧是无神论者,那他就不在天国;因为天堂是上帝与上帝的创造物之间完美交流的最终状态。
第146页 P123
“永生”是基督教有神论确立与否的基本要求之一。////——确实,仅仅是强调一个至善的终极实在并不足以涵盖基督教的核心要点,基督教的核心至少有两条:(也是康德悬设的)上帝与不朽。然而,这便导致了希克的多元论的麻烦——姑且勉强地说东方宗教也有关于“终极实在”的经验吧,但关于“不朽”或“永生”的意见却更难与基督教的意见相融洽。比如佛教认为一切皆苦,人们不是要追求永生(永远的苦难),而恰恰是要摆脱永生,跳出轮回,归于虚无(“空”)——涅磐。其它各种东方宗教也并无与基督教之天国相对应的概念。当然,如果把永生理解为对“永恒”的追求,还是可以将各种宗教理解为殊途同归的,只是(部分)佛教比较特别地将永恒的虚无作为终极追求了。
2007年1月20日22时26分
最新评论
茗
2007-01-21 22:11:05 [回复]
剧透!不hd!
我用手抄的~咔咔~
古
2007-01-21
22:42:02
[回复]
发现希克的著作被引进的相当多,四川人民何光沪主编的那套里就有三本,人大社张志刚主编的有两本,江苏人民的汉译精品那套里有两本,再加上更早出的一本《宗教哲学》,希克著作至少就有八本汉译。我手头现有其中7本(或许是8本都有)。八本书内容没多少重复,不过总的来说全是围绕着多元主义,写希克的论文是绕不开多元论的,想要单写他的基督论还是要牵涉他的多元论。
茗
2007-01-24
20:19:44 [回复]
A!我也觉得Sound
Christology和他的普世情节分不开~既然耶稣只是对终极实在的开放,那么基督教也就不是唯一优越于其它宗教的了~大概是这个逻辑吧?
古
2007-01-24
20:54:07
[回复]
要谈希克的基督论就不得不谈希克的宗教认识论,以及宗教的解释问题(关于语言哲学)。而希克的宗教认识论正是多元主义的认识论。所以除了说希克的基督论是与他多元主义的情节分不开以外,更是同其多元主义的哲学本身分不开,因为如果多元主义在他的基督论里只是一个情感因素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忽略这一因素而对其进行客观的评述,但既然多元主义是其理论核心,那就避不开了!
另外,“普世”和多元好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事实上不如说是根本对立的。多元主义最要反对的恰恰是普世主义,希克希望建立的是多元宗教,而不是普世宗教,这一点必须清楚地。
古
2007-01-24
22:30:49
[回复]
如果说希克的基督论是其多元主义的基础之一,那么我们可以先掠过其多元主义研究其基督论;但事实似乎正相反——希克的基督论是基于其多元主义的宗教认识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