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或者我的哲学能够对那些身陷苦困的人说些什么?
当然,我的哲学虽然偏重于“黑魔法”,但并不是不能提供积极的力量的。不过准确地说,哲学能够提供的是某种免疫力或抵抗力,使得我一旦遭遇困窘的状况,将更可能以冷静、淡然或者幽默的态度面对之,然而,我深知它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品,更不用说包治百病的十全大补丸了。
这就像是打防疫针,只有在你身体健康,或者疾病潜伏未发时,防疫才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已然发病,或者在身体状况极其不佳的情况下,打防疫针没准还会雪上加霜,引起若干副作用和并发症……因为防疫药归根结底还是某种毒素,只不过这种毒素被恰当地限制了其破坏性,从而可能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潜力。最终,防疫的意义在于激发人体自身的力量,引导人自己成长。
我自己对我的能力的属性是深有体会的了。三年前,自从我失恋之后,我开始陷入一个漫长的低沉阶段。但这种低沉状况并不是由失恋本身造成的,而恰恰是来自我的哲学。失恋的阴影很快就消散了,但我的哲学始终没有摆脱纠结,因为我对自己的理念产生了怀疑,进而对自己的“同一性”(原谅我暂时用这个奇怪的术语,以后再释明)失去了足够的信心,导致我陷入了漫长的情绪低迷时期。当然,我最终是涅磐重生,通过对爱、生活和自我的肯定,以及哲学与生活的融贯调和,走出了迷茫而且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但是,如果涅磐了而没有重生呢?如果这三年我没有坚持住,而是进一步让自己的情感误入歧途了呢?这也是大有可能的。
所以我说我的船只能拯救在海边浅滩中挣扎的人,他们处于不安的状态(内心中的矛盾和张力),但也很容易自己爬上岸,这时候旁边如果停靠一艘船,他们就有了另一种选择;而已然身处内陆或深海,无论是安定状态还是身陷泥潭,我的船是无能为力了。这就好比说防疫针只适用于那些随时有患病危险而又尚未发病的人,至于那些远离危险的以及已然发病的人,防疫针有害而无利。
当然,一般的交流并不需要动用那些貌似哲学的东西,无论我的朋友处于怎样的内心状态,交流总是可以进行的。但一切应当自然而然,我不会刻意去治愈或者败坏什么人。
另一方面,单就情绪上而言,我至少以目前的状态,是更难有治愈能力的。虽然我可能貌似冷漠,然而我其实是不会隐藏自己的情绪的。当我情绪高涨、春风得意的时候,我就会如此地表现出来。但是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也许更需要的是一些情感上的共鸣,而不是这种剧烈的反差。当然,我愿意做聆听者,但又怎么能让我主动去安慰苦恼的人呢?
我也许是一个受命运之神眷顾的人,从小一路下来,几乎都是顺风顺水。即便是那些当时看来的失意,后来看来往往是巨大的幸运。比如保送时沦落在哲学系,比如恋爱的受挫,后来回顾看来似乎都是最为绝妙的设计。那么如果说我不是误打误撞地落在这个让我如鱼得水的P大哲学系,而是走进了一条与我的本性相抵触的世界(无论是出于被迫还是出于自己的选择),那么我将如何面对呢?当然,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轻松化解、可以幽默笑对,可以随机应变……但这都只是我自己凭空这么说说而已。既然我事实上就是如此流畅顺利,你又要我拿怎样的语气去安慰那些不如意者呢?无论怎么想,似乎都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于是,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2009年4月2日
最新评论
- fog
2009-04-02 13:47:28
如你所言:
“当然,一般的交流并不需要动用那些貌似哲学的东西,无论我的朋友处于怎样的内心状态,交流总是可以进行的。但一切应当自然而然,我不会刻意去治愈或者败坏什么人。”
现在有两个层次,一个是普通的交流;一个是治愈。
“治愈”我们不用去管它。对于普通的交流,如果所有人都按照你的“自然而然”,而如果A和B都是内向型的人,那么恐怕这辈子A和B都不会有任何友谊上的交流了。。。
试考虑两个EPR,他们应该会老死不相往来。。。
何况,偶尔给对方短信或留言,在“普通的交流”的意义上,对于朋友来说,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不会有什么唐突。短信或留言的内容亦都不需要有什么内涵啊。 - 古雴
2009-04-02 20:02:12
首先,这就是我的kuso性格,如果所有的人都像我这样,这个世界就完蛋了,这一点我很清楚。但所有人都像雷锋那样,这个世界也好不到哪儿去。我的“自然而然”和你的“自然而然”是不同的“然”。所有人与人的交流全都是“自然而然”的那就是理想的世界,但所有的交流都是同一种风格的话,那就太可怕了。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这个世界才是好的。BTW,我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如有雷同,纯属科幻。
其次,必须承认,前三年左右的时间我是有点过于封闭自己了,几乎完全丧失主动性。而今年是我重获主动性的一年,所以我启用了“校内”,而且也会偶尔在老友那里踩一踩。如果我没怎么踩到某些人,完全是因为暂时还没有发现吐槽点,我又不像你那样反复折腾,用两天就自杀,我既然用着校内,肯定会长期活跃的,你逼我做甚?
最后,以上属于一般性辩解。某人已经和我打过电话了,多谢你的关切。 - unic
2009-06-12 18:37:40 匿名 115.155.143.90 http://ywbeing.blogbus.com/
慢性病还好。
急性在这种情况下就死了!
慢性转急性在预防针的刺激下也是有可能的…… - unic
2009-06-12 19:16:35 匿名 115.155.143.90 http://ywbeing.blogbus.com/
在是否具有治愈力或者防疫性方面,我们是否能加之价值判断?比如说,具有防疫性是好的,具有治愈是好的?或者说“我希望有某人的哲学是具有防疫力/治愈力的”?
- unic
2009-06-12 19:25:31 匿名 115.155.143.90
“……但一切应当自然而然,我不会刻意去治愈或者败坏什么人。”
请说明一下这里的“自然而然”和“刻意”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这里的“刻意”换成“强求”可能更好理解些。
2009-06-12 21:54:31
当然,你可以加入相应的价值判断。但这些判断似乎难以绝对化。某些时候免疫力也未必总是好事,或许免疫力增加了未知的风险,或者有些时候干脆就是某种疾病本身使得人拥有了对另一些疾病的免疫力。也许哲学本身也是一种病症。
还不是“强加”的意思。我是指比如说治愈心理疾病,有时候你心理有郁结,遇到了某些人,他并不是为了要来治愈你的心理郁结而来和你交流的,你也并不是为了要克服心理郁结而要愿意去和他交流的,但是这种交流的过程事实上可能促成了你心理郁结的消解,那么这就是“自然而然”。而如果说你因为心理有郁结而特地去找朋友倾诉甚至找心理医生咨询,或者说你的朋友看到你郁郁不乐才要来想办法帮你摆脱阴影,那么这样的交流就是刻意的,是为了治愈而有意进行的交流。这种“刻意”并不是一种“强加”,心理医生也不是强迫你要如何如何的,但他的交流是一种刻意。